Tel: 4008206368 021-57639471/57639473 18918829471
ICP備案證書號:滬ICP備12020025號-5
生鮮電商遭供應鏈之痛
美味七七的倒閉,敲響了行業發展警鐘。生鮮電商已經被公認為是藍海市場。然而,另一方面,作為新興行業,生鮮電商也有諸多發展隱憂。在業內看來,生鮮電商雖然是近幾年的熱門話題,但受困于冷鏈物流發展滯后等因素,其發展速度遠沒有想象中那么快,主要是地方性生鮮電商在拼命吆喝賺噱頭。
眾所周知,生鮮的重點在于“鮮”。由于流程繁瑣,生鮮電商必須要面對的是如何避免蔬果在運輸過程出現“歇菜+腐爛”等問題。而對于用戶來講,要是網購的產品達不到與其預期的效果,就會舍棄“網絡菜市場”,直奔“現實菜市場”。我國最早一批嘗試生鮮產品B2C模式的電商企業優菜網由于缺乏專業人才進行操作,其曝出的“冷凍蔬菜”事件使得優菜網在半個月時間內,訂單量由500單迅速下降到200單,這也讓優菜網陷入虧損的邊緣。
與此同時,生鮮電商冷鏈物流的配送也成為一大難題。在生鮮配送過程中,需要運用巨型貨車來使用配送。顯然,大量的巨型貨車將會給當地交通帶來極大的困擾,如造成交通擁堵等。另外,一些城市規定限制貨車進市中心的時間,這自然也會耽誤生鮮配送。
此外,生鮮電商的痛點還包括冷鏈物流配送的高成本。做電商不比線下零售,用戶粘性的提高也與產品包裝是否細致息息相關。消費者在通過生鮮電商購買水果時,收到的不僅僅只是一個紙箱,還有水果泡沫網袋、隔板、泡沫箱等。因而,生鮮電商的包裝成本遠比線下零售要高許多。另外,一個包裹到達用戶手中之前需要許多程序,如裝箱、運輸、派送等程序,這些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成本。
生鮮電商該如何破局?
生鮮電商由盛轉衰,用“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 ”來形容并不為過。那么生鮮電商該如何挽回局面,重新振作起來呢?
首先,食品安全是生鮮的第一生命。生鮮電商供應鏈有別于傳統供應鏈,生鮮電商供應鏈的中間環節是不透明的,這使得生鮮的品質與安全更難得到保障。因而,生鮮電商需加強食品監測,以保證食品品質和安全。
最后,創新銷售模式。一個家庭一日三餐需準備各種食材,種類繁雜的食材會給生鮮電商帶來一定的負擔。因而,生鮮電商可參考國外按周、按月的預定模式,將一天配送一次轉為一周配送一次,既減輕了生鮮電商配送工作,又能免去消費者每頓都要下單的麻煩。